中國歷史科

教學宗旨

通過國史的學與教,促進學生的自學能力、陶冶他們的品格、培養他們對中華文化與民族認同,對歷朝興廢循環有所掌握,藉此建立思辨能力以利於千變萬化的社會形勢立足。

 

教學目標

(1) 初中(中一至中三)教學目標: 透過生動、有趣及互動之課堂教學及課外活動,令學生可愉快有效地學習,並達致:

a) 認識中國歷史之發展概況,對中國歷史有基本的時序概念。

b) 認識重要的歷史人物及事件。

c) 認識中國歷史事件之演變及其因果關係。

d) 從中國歷史學習中培養觀察、理解、分析、推論等能力。

e) 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及認同,及提高他們對民族、文化及香港的歸屬感。

f) 利用資訊科技之便,提升教學效能及學習興趣,同時有助檢視學生學習進度。

基於上述目標,初中中國歷史教學將分成兩階段:

 課堂考評
中一歷史人物為主,事件為次培養資料運用能力為主
中二及中三歷史人物與事件比例均等著重培育不同類型資料分析及高階思維力

 

(2) 高中(中四至中六)教學目標:除上述所列之教學目標外,更需加強同學對公開試的重視程度,透過日常訓練努力作應試準備,並按學生的學習差異調整備考策略。

 

有用連結